我所再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4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近日,省皮研所张福仁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再次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531166.6;ZL201410531170.2;ZL201410531168.5;ZL201410531724.9;ZL201410531143.5),以上发明专利均涉及麻风前期研究已经发现的易感基因位点,旨在推进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选择性破坏皮肤与外周神经,晚期可致残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虽然联合化疗方案的推广使现症病人大幅度减少,但由于缺乏预防措施,全球每年仍有逾20万的新登记病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在700例左右,麻风依旧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重点防控的慢性传染病。为消除麻风危害,卫生部联合十一部委发布了《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近十年来,张福仁课题组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麻风防治”的策略,致力于麻风易感基因的发现及高危个体的筛查,已先后发现了麻风25个易感基因位点,解释了18.2%的疾病发病风险,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Genetic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基于发现的基因位点课题组已成功构建了麻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0.758,其临床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在75%,可有效区分测试样本的风险度,这为实现麻风的症状前诊断、早期干预、消除麻风危害提供了有效手段,对结核、肝炎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述科学发现已相继申请国际、国家发明专利,迄今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另7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际发明专利仍在申理过程中。

 

作者: 来源:科教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