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看行动,有备无患防灾洪——记7月19日总务科防洪工作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3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2007年7月18日是济南全体市民心中难以忘却的一天。9年前,济南突然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雨量巨大且急促,能见度极低。没有充分的预警,又恰逢下午下班的时间,猛烈的豪雨给市民的通勤和出行带来极大威胁,危及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突如其来的暴雨给济南市民敲响了警钟,2016年7月,这样猛烈的降雨即将再次抵达济南。18日晚间,电视台已经发布了次日天气预警;19日上午,济南的公共汽车上滚动播出市政府下发的上下班时间调整通知;19日下午,中国移动等通讯运营商也数次以短信形式对市民发出提醒,传达市政府的通知、告知市民极端天气即将到来的信息,建议居民注意自身安全。整个济南市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严阵以待。下午3点,驻济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各大街道畅通,至下午5时左右,济南的主干道上已经只有少数车辆行驶,人行道上行人稀少。 

    在济南市政府的极度重视下,我单位积极响应政府通知,下班时间提前到下午3点。为保障单位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医用设备的正常运转,总务科的工作人员做了充足的准备。18日上午,总务后勤工作的分管领导郑新建召集总务科职工开会,要求做好应对特大暴雨的准备。经商议决定,首先要保证车库低温冰箱的安全,要保护制剂室地下存储的中药不受积水淹泡,还要防止单位外部雨水倒灌至我单位。鉴于前几日大雨中发生的线路短路情况,他特别强调了线路的安全问题。经过分工,总务科的几位工作人员分头行动,争分夺秒,争取时间在暴雨来临前做好准备。

    温绪岽是总务科科长,同时也是行政党支部书记,他和吴卫志、刘军、贾志强、席永华、等几位工作人员协助遗传室搬运冰箱,将数台重达1吨左右的冰箱从地下车库移动到地势较高的科研楼一楼,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和持续的正常运转。我单位的电线由于使用时间较长,部分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我所两位经验丰富的电力技术人员刘士玉、郭海龙利用一上午的时间将研究生楼地下室的线路进行了重新改造,更换了已经老化的电线。18日下午,总务科的工作人员买来编织袋装满沙子,把制剂室地下室、地下车库、东侧两个大门都堵严,全体保安人员也参与其中,在大部分员工已经下班的时候,他们挥汗如雨,在沙堆中忙碌不止。

    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很大,头顶的彤云酝酿着一场暴风骤雨。忙碌到晚上五点,总务科的各位稍作休息,夜幕降临之后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待他们。晚上,在郑新建同志的带头之下,吴卫志、刘军、贾志强等同志在单位值班,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总务科科长温绪岽也时刻警惕,密切留意单位内的情况;本应休息的席永华主动要求留下和大家一起值班。凌晨2-3时,暴雨加大,降水迎来峰值。已经安然入睡的单位员工及家属们或许不知道此时此刻有4台水泵安置在单位内的不同地点,随时抽水排水;大家或许也不知道总务科的各位同志每过一小时巡逻一次,从夜晚直到次日七点 ,持续了整整一夜。

    在7.18留给济南市民的阴霾之下,在极端天气威胁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时,济南市政府以高度的警惕性做出了充足的预警,在居民的疏散方面给出了足够的时间,避免了在极端天气到来时因准备不足而发生的危险。我单位迅速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这次防洪工作中,我所党员起到了重要先锋带头作用,郑新建、温绪岽、吴卫志、刘军、贾志强几位党员身先士卒、不辞辛苦,总务科的其他同仁刘士玉、席永华、郭海龙以及全体保安人员也挺身而出,他们一起在暴雨面前表现出积极应对的勇气和智慧,未雨绸缪、考虑周全、有勇有谋、冲锋在前,避免了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在当下全国掀起两学一做热潮之时,我所员工应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党员要起到模范促进作用,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从身边的日常工作做起,做合格员工。在这次7.19防洪工作中,总务科全体同仁是我单位和员工坚实的后盾,也是我单位爱岗敬业精神的集中代表,他们是两学一做真正的实践者。

 图为我所员工吴卫志、席永华、刘军填装防洪沙袋。

图为我所职工刘士玉、郭海龙在大雨前更换线路。

  图为保安人员协助填装沙袋。天气炎热,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

图为堵住车库入口的沙袋,保障了地下车库的安全。

作者:温绪岽、刘艺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