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
English
首页
院所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领导关怀
资质荣誉
院所资讯
通知通告
院所动态
对外交流
行业动态
科学发现
图片新闻
媒体报道
创先争优
三好一满意
锦旗感谢信
特色医疗
银屑病治疗
大疱病治疗
免疫病理
激光美容
皮肤CT
光疗
光动力治疗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交通指南
医院布局
医生排班
皮肤科门诊
泌尿生殖科门诊
激光美容科门诊
就诊须知
普通患者
市医保
省医保
新农合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科室介绍
临床科室
皮肤科
泌尿生殖科
激光美容科
病房
社区医疗一(原市内一门诊)
社区医疗二(原市内二门诊)
医技科室
临床检验中心
性病检验科
病理科
皮肤影像科
过敏原检测中心
其他
麻风性病研究室
重点实验室
图书馆
编辑部
专家介绍
疾病控制
麻风病控制
性病控制
科研教育
临床教学
住院医师培训
研究生教育
进修生教育
实习生教育
学术交流
科研动态
医患论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我所发现麻风和炎症性肠病…
《健康报》——麻风和炎症…
大众网--山东学者新发现:…
新华网——中国学者发现麻…
39医学教育网--我国科研原…
深圳新闻--我国麻风易感基…
读我网---麻风易感基因,…
公众健康教育网-我国专家…
39健康网-上海站-科学家发…
中国输血协会-中国科学家…
首页
>>
院所资讯
>>
科学发现
>> 正文
《健康报》——麻风和炎症性肠病共有易感基因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小
大
】
【
收藏
】
【
打印文章
】
本报讯 (记者张忠田 通讯员庞春坤)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张福仁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发现麻风与炎症性肠病(IBD)共有的两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IL18RAP∕IL18R1和IL12B,并证明了两个基因在这两种疾病中的风险效应相反。10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据张福仁介绍,麻风和炎症性肠病看似毫无关联,但研究却显示两者间存在共同的遗传背景。在麻风易感者中,这两个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导致机体某些方面的免疫缺陷,从而增加麻风的患病风险;而在炎症性肠病中,两个基因可导致机体某些方面的免疫亢进,从而增加炎症性肠病的患病风险。
“也就是说,这两个基因在麻风和炎症性肠病中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反,一个人如果得了炎症性肠病就绝不会得麻风;如果得了麻风,就绝不会再患炎症性肠病。”这种情况表明,由于自然选择,机体免疫应答的增强使得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减少,而发生炎症性疾病的风险则会增加。
这项成果对于揭示麻风和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理,以及深入了解炎症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
来源:
上一篇:
大众网--山东学者新发现:两个基因使结肠炎麻风病"相克"
下一篇:
我所发现麻风和炎症性肠病共有易感基因
版权所有: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27397号(段店立交桥西头路北)
鲁ICP备05008332号
联系电话:0531-8729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