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5-10-11 08:15:00 点击量:

孙乐乐,副研究员,医学博士,毕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不良反应的免疫学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发表SCI文章5篇,代表作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Journal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Aller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为主获得山东医学科技三等奖。

时培殿,副研究员,免疫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青年基金各一项,为主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项目等2项。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代表作发表在《Journal of immun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Journal of virology》、《Virus research》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王川,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遗传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皮肤病及免疫性皮肤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上发表SCI论文8篇,以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2016年)、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项(2019年)。

薛晓彤,医学博士,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致力于皮肤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入选2025年“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第7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青年项目等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近5年在J Invest Dermatol、Cell Death Di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兼任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皮肤美容与抗衰老分会委员等。

孙元强,助理研究员,生物信息学博士;目前主要以基于多数据整合方法,研究感染性皮肤病的分子病理机制。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1项,在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在《PloS Biology》《eLife》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篇。

代梦瑶,助理研究员,微生物学专业;目前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皮肤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在《Appliedan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篇,以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李文超,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毕业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专业,主要负责生物信息分析,研究方向为疾病GWAS候选位点的功能注释及casual SNP的定位,协助团队研究成员测序数据的清洗、提取及筛选,提供疾病的关联、差异及通路分析。

白福响,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免疫学专业;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3D皮肤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和通讯作者(共同通讯)在《Cancer Research》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近20篇。

林颖杰,研究实习员,生物学士。主要负责实验动物模型构建与动物实验。以共同作者发表SCI等论文5篇。

桑旭,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斑马鱼模式动物构建与斑马鱼实验。在《Expermental Dermatology》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