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5-10-09 16:31:32 点击量: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张福仁/刘红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发表题为"Efficacy, safety, and B-cell depletion capacity of three rituximab dosing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pemphigus vulgaris and pemphigus foliaceus: a 52-week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该研究前瞻性比较了三种利妥昔单抗(RTX)剂量方案治疗52例中重度天疱疮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基于B细胞动态监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循证依据。
天疱疮是一种由桥粒芯糖蛋白(Dsg)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传统治疗主要依靠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存在完全缓解停药率低、治疗周期长、药物副作用多等挑战。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 CD20 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在天疱疮治疗中展现出良好效果,但其最佳剂量尚不明确。
本研究纳入52例中重度天疱疮患者(包括寻常型和落叶型),随机分为超低剂量组(ULRTX,100mg)、低剂量组(LRTX,500mg)和标准剂量组(SDRTX,1000mg)。所有患者于第0、2周接受相应剂量RTX治疗,并根据CD20+B细胞耗竭动态调整补充剂量,同步给予糖皮质激素。主要终点为52周时的临床疗效、B细胞亚群变化及安全性评估。
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均在52周内实现疾病控制(中位控制时间:ULRTX 15.5天 vs LRTX 14.0天 vs SDRTX 13.0天,P=0.02),52周完全缓解率(CR)无显著差异(ULRTX 92.3% vs LRTX 100% vs SDRTX 100%,P=0.35)。所有剂量组均在治疗后2周实现B细胞耗竭,但超低剂量组在26周的CD20+B和CD19+B细胞重建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组 (P <0.05)。停药后完全缓解率(CROT)分别为34.6%、46.2%和30.8%,最小治疗下完全缓解率(CRMT)分别为57.7%、38.5%和6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PDAI评分改善、累积糖皮质激素剂量、部分缓解率及复发率(ULRTX 23.1% vs LRTX 23.1% vs SDRTX 15.4%)方面均保持一致性。
安全性分析显示:ULRTX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11.5% vs LRTX 30.8% vs SDRTX 38.5%),且未发生严重感染。成本效益分析表明:ULRTX组52周总费用(19,786元)较LRTX组(28,907元)和SDRTX组(42,360元)分别降低32.0%和53.0%。
该研究验证了不同RTX剂量方案在天疱疮治疗中的等效性,证实超低剂量方案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兼具安全性和经济优势。这是该团队继总结国人天疱疮患者传统治疗结局现状(https://journals.lww.com/cmj/fulltext/9900/clinical_outcomes_and_prognostic_factors_of.1520.aspx)之后,对于当前生物制剂时代CD20单抗治疗的又一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建立兼顾疗效、安全性及成本效益的精准免疫调节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优化天疱疮个体化治疗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曹珊博士研究生和杨宝琦主任医师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刘红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该项目受到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山东省皮肤性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临床-基础联合创新团队支持。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374120/
通讯员:林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