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ENGLISH
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山东省皮肤性病学重点实验室 > 科室动态 >

重点实验室在《Experimental Dermatology》发表最新科研成果:角质形成细胞中IL-32的上调表达可能是抵抗海分枝杆菌感染的新机制

来源: 时间:2023-06-29 14:28:06 点击量:

  6月13日,重点实验室在《Experimental Dermatology》(影响因子4.51)在线发表论文,揭示IL-32在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显著上调表达,为慢性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角质形成细胞是皮肤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不仅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同时也能作为免疫屏障抵抗病原体的侵袭。海分枝杆菌是一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其通常在破损的皮肤上或鱼刺伤部位感染皮肤造成溃疡、皮肤结节或结节性淋巴管炎。然而,关于角质形成细胞抵抗分枝杆菌感染机制的研究仍知之甚少。

  本研究通过对海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皮损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建立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海分枝杆菌感染模型进行了bulk转录组测序。两组数据整合发现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上调表达基因主要来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了6个在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IL32、GBP4、C1S、CXCL10、TNFAIP3和NFKBIA。经qPCR实验,排除了个体差异影响,证实IL-32在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显著高表达。WB和IHC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以上发现。

  我院硕士研究生桑旭为本文第一作者,张福仁教授和刘红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2019LJ002)、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19KJL003)资助。

  论文网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xd.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