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ENGLISH
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山东省皮肤性病学重点实验室 > 科室动态 >

重点实验室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发表最新科研成果:阐释IL23/IL23R信号促进胞内菌免疫清除新机制

来源: 时间:2023-05-29 16:45:00 点击量:

  5月13日,重点实验室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影响因子7.59)在线发表论文,系统揭示IL23/IL23R信号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焦亡、T细胞分化和促炎因子分泌增强机体对抗胞内菌感染的新机制。

  胞内菌感染如麻风、结核、NTM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使逾10亿人处于感染风险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现象日趋严重,一旦发生多药物耐药,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危险局面,亟待开发新的防治措施。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研究感染与免疫量效关系的理想模型。课题组整合麻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GWAS以及Bulk RNA-Seq等多组学数据,分析发现了包括IL23R在内的Th17细胞分化通路相关基因异常高表达;然后通过小鼠感染模型发现IL23/IL23R可激活巨噬细胞中NLRP3/GSDMD介导的焦亡,同时也促进Th1和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IFN-γ和IL-17A等促炎因子的分泌,导致机体清除胞内菌能力增强;IL23R敲除逆转了上述促进作用,导致小鼠荷菌量显著上升。本研究IL23/IL23R抗感染免疫机制的发现,为胞内菌感染的免疫靶向治疗累积了基础。

  重点实验室一直致力于麻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先后发现了35个麻风风险基因,初步揭示了以宿主固有及获得性免疫缺陷为特征的麻风病理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麻风的精准化学预防。以麻风为模型探讨胞内菌感染免疫逃逸新机制,开发免疫靶向治疗将是课题组新的使命。

  我院王川副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张福仁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2019LJ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E0201500)、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19KJL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1579、81903230、82003369、82173430)、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

  论文网址:https://www.jidonline.org/article/S0022-202X(23)02062-6/fulltext

 

通讯员:林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