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ENGLISH
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山东省皮肤性病学重点实验室 > 科室动态 >

重点实验室发表关于脓疱型银屑病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论著

来源: 时间:2023-04-04 14:31:18 点击量:

  近日,皮肤科旗舰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IF=7.590,JCR Q1)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the BTN3A3 gene as a molecule implicated in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全面探索脓疱型银屑病(GPP)发病的分子机制。通过单突变体关联分析鉴定了两个具有全外显子组意义的位点:IL36RN 基因中的 rs148755083(Pcombined = 1.19 × 10-18,OR = 8.26)和 MHC 区域内的 HLA-C*06:02(Pcombined = 8.38 × 10-12,OR = 2.98)。基因负荷测试显示 BTN3A3 与 GPP 相关(Pcombined = 1.14 × 10-10,OR = 5.59)。亚型分析表明,IL36RN 和 BTN3A3 均与单独的GPP、GPP与寻常型银屑病(PV)显著相关,而仅在GPP与PV中观察到与 HLA-C*06:02 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功能分析显示 BTN3A3调节GPP中的细胞增殖和炎症平衡。特别是,BTN3A3 功能的丧失通过抑制 IL-36Ra 表达来激活 NF-κB 并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扰乱 IL-1/IL-36炎症轴并增强TNF-α介导的通路。此研究结果将BTN3A3确定为之前未报道的重要致病因子,深入了对 GPP 遗传基础的探究。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张琪琳博士,通讯作者为刘红主任医师。



 

通讯员: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