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1-06-22 11:48:23 点击量: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暨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是集临床、防治、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省属专科医院,是中国-欧盟社区生殖健康卫生服务合作项目认定的区域转诊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卫生部指定的性病艾滋病监测点和卫生厅指定的全省性病防治中心,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山东省性病诊断治疗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认定的银屑病特色专科,是山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和山东省皮肤病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出版单位。设遗传性皮肤病实验室、病理实验室、麻风性病研究室、真菌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药物实验室等。充分利用现有临床资源优势,在临床、防治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为首或为主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近10年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等科技成果,主编及参编皮肤病性病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我所先后有7人次到英国、荷兰学习性病防治技术,目前承担省科技攻关项目“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开展通过控制性病来降低艾滋病发病率的研究。
我所作为全省的麻风防治业务指导单位,开展麻风病的防治已逾50年,治愈了大批的病人。曾为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由于麻风病发病率仍保持一定水平,需要继续开展有关研究,尤其是麻风易感基因的研究,以便于将来保护易感人群,彻底消灭麻风病。目前在该领域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省科技攻关项目各一项。
近年来在对遗传性皮肤病、天疱疮、银屑病等危害严重的皮肤病开展了研究,其中有关天疱疮的研究项目《天疱疮的实验与临床研究》2005年11月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单/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相关系列研究》2006年12月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银屑病的实验与临床系列研究》2006年12月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皮肤病与性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对象包括一千八百余种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其中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包括麻风病、性病/艾滋病以及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和遗传性皮肤病等。上述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麻风病防治:
山东省是麻风病的高流行区,患病率最高时达40/10万。迄今累计登记患者53000余例。经过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1994年全省患病率以县为单位下降至1/10万以下,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控制标准。该成果获199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己于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标志着山东省的麻风病防治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由于麻风病的发生与遗传背景密切相关,在发现并纠正致病基因前该病不会消失,近十年的流行病学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近10年来全国每年仍报告2000余例新发患者,山东省每年也报告50-70例新患者,与10年前相比没有下降。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麻风防治的新概念,在省科技公关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麻风遗传资源库,收集了麻风病的遗传资源,为开展麻风病的致病基因研究做了准备。
由于良好的工作基础和所处的学术地位,我们申报的“麻风病全基因组扫描”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获科研经费30万元,这是麻风病防治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是隶属中国科协的一级学会,协会的机关刊物“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由本单位编辑出版,本岗位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理事长(本省医学界唯一在一级学会中担任副理事长以上职务者)和“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副主编。
性病控制
上世纪8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重新流行伊始本单位即被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为全省性病控制中心,负责全省性病控制项目的组织实施、人员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末,欧盟与我国政府合作开展性病控制合作项目,在全国公开招标8个研究项目,在108个竞标者中,本岗位以中标两个项目(2/8)而轰动学界。
进入21世纪,本岗位为我省引进首个性病/艾兹病国际合作项目,成为全国八个项目省分之一,获经费100万欧元/8,经过历时5年的研究(2001-2006),为我省开展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本岗位有两人次通过选拔考试获欧盟项目办支持赴欧洲(英国、荷兰)学习性病的防治研究。
近3年来,本岗位又先后获得美国NIH、全球基金项目和省科技公关重点项目资助获科研经费150万元,开展了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使我省的性病流行趋势得到了控制,发病率开始下降,也为艾滋病在我省的低流行状态作出了贡献。
本研究方向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一项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国际先进。
银屑病研究
开展银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两次受山东省科技厅资助(获经费33万元)对银屑病的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进行了系列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获新药证书一个;建立银屑病综合治疗中心一个,是山东省医科院特色专科。近五年发表论文25篇,“银屑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经鉴定为国际先进。
大疱性皮肤病的研究
一直致力于天疱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国内率先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巨量皮质类固醇静脉冲击治疗重症天疱疮并获成功。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两名。“天疱疮的实验与临床系列研究”获2005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
为本院近年新开展的研究方向,先后3次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已初步建成区域性皮肤病遗传资源库,对部分单基因/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做了基因突变检测和HLA等位基因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篇。目前仍承担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皮肤病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与致病基因研究”。“单/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相关系列研究”获得200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张福仁研究员担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副组长。